厚植绿色根基 筑牢生态底色

2023-04-27
浏览量:0

万壑千山披锦绣,无边绿意漫建平。建平县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发展理念,遵循林业建设增绿、护绿、管绿相结合的基本方针,厚植绿色根基,筑牢生态底色。

 

 

时下的建平大地,满眼都是赏心悦目的绿。在杨树岭乡套卜河洛村,茁壮成长的油松透着绿意,昔日的荒山坡在这里重新披上了“绿装”。

 

村民: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坡、荒山,经过林业部门五年的努力,在这全部种上了油松,这里的山也变绿了,生态环境也改善了。

 

 

 

近年来,建平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,以依法治林、科技兴林为抓手,全面推进森林草原生态、森林草原产业绿化工程,先后启动和实施了“三北”防护林五期工程、退化防护林修复工程、中央财政补贴试点工程、科尔沁沙地南缘综合治理工程、国土绿化工程、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工程。截至目前,已实施营造林工程42.352万亩,退化草原人工种草27.01万亩,林地面积达到247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34.08%,森林立木总蓄积679万立方米,林地中生态公益林215.6万亩,商品经济林148.4万亩。同时,建平县全力推动城区绿化工作。2017年以来,累计为城区绿化提供油松树24000余株。2022年,实施的“辽宁省工会林”建设项目,栽植新疆杨11000余株,植被覆盖率不断增加,生态环境持续改善。

 

建平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 孟凡江:今年,我们将立足林草行业职能,大力实施以科尔沁沙地南缘综合治理项目、中央财政补助造林项目等为主的“增绿”工程,计划营造林面积14.28万亩,草原生态修复治理5万亩、鼠害防治3.8万亩、虫害防治3.8万亩。

 

 

三分种植,七分管护。建平县坚决扛起生态保护的重要责任,狠抓林草重点生态工程落实,不断提升自然保护地管理能力,巩固森林资源成果,为生态绿色发展构建起坚实屏障。

 

 

走进朝阳老虎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,青山环抱,绿树成荫,群鸟嬉戏,置身其中,感受到的是大自然最原始的馈赠。

 

朝阳老虎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708.9公顷,经过多年的管护,保护区资源丰富,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,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整。

 

 

为持续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,建平县坚持顶层设计,完善制度,全面实施林长制建设,建立和完善了“党政同责、属地负责、部门协同、源头治理、全域覆盖”的三级林长制体系,大力开展封山禁牧工作,制定了《林地保护利用规划》,对林地进行分区、分类、分级,按不同功能实行分类经营、网格化管理。突出抓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,扎实推行县、乡、村、护林员四级网格化管理机制,逐级落实领导干部分工责任、部门责任、岗位责任、包片责任、地块责任,全面实现山有人管、林有人护、责有人担的管护目标。

 

 

为有效应对危险性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灾害,建平县建立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,实行“四级”监测管理,共布设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点70个,监测覆盖率达100%。每年防治面积都在18万亩以上,全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均超过90%。通过科学防治和严格检疫,全县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每年均控制在0.3%以下。

 

 

如今,随着全县有林面积的不断增加,森林的防护功能日趋显著,全县90%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,北部近百万亩风沙地得到控制,区域气候明显改善,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观,全县100多万亩遭受风沙危害的农田,变成了重点产粮田和经济作物开发区,粮食总产量和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。

 

建平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 孟凡江: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林长制建设,在完善党政领导责任体系、林长制运行制度体系、网格化源头管理体系、部门协同体系的基础上,进一步明确县、乡、村三级林长责任,以林长制为抓手,推动全县林草事业快速发展。

 

记者/冯晓伟 张建宇  责任编辑/王晓娜